摩登3平台
“校園溢滿書香 讀書伴我成長”師生閱讀活動
征文比賽教師組獲獎作品
《理想國》讀後感
一、作者介紹
柏拉圖(公元前427—347年)是古希臘著名思想家,出生於雅典一個大貴族奴隸家庭,原名亞裏斯托克尼🙋🏽。他一生的大部分時間在古希臘民族文化的中心雅典。作為一個貴族子弟👩🏿🦰,柏拉圖從小受到良好教育,他7歲開始上學🏉,12歲接受體育訓練,18歲時,柏拉圖服過一次兵役。20歲▶️,拜當時著名學者蘇格拉底為師🤙🏽,專門學習哲學♻🖕🏻,不久就成為蘇格拉底最得意的門生。
柏拉圖所處的年代正是雅典城邦衰落的時期。由於家世顯赫🙇,出自名門🪇💸,並且與政界有密切的聯系,年輕的柏拉圖渴望從事政治。蘇格拉底死後,柏拉圖參與政治的希望破滅,於是離開雅典🦊,周遊地中海地區。在其後10余年間,先後遊歷了埃及、意大利、西西裏等地📝🧔🏿♀️,並在西西裏島敘拉古城遇到對他產生了很大影響的迪恩。遊歷的過程是一個自由考察和增長見識的機會👩👩👧,也是形成柏拉圖思想體系的重要階段🖖🏿,經過長期周遊🧒🏻👩🏽🦲,他對各種學說、各地的政治製度和風俗人情有了詳細的了解。在吸收各派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哲學體系並逐漸產生建立正義之國的設想。
二🧑⚖️👩🏿🔧、內容介紹
所謂理想國,是柏拉圖推理出的一個充滿正義和美德的國家,這個國家由立法統治者,國家護衛軍💆🏿♀️,普通勞動民三個階級組成。該書的核心思想是哲學家應該為政治家🦸🏻,政治家應該為哲學家。哲學家不應該是躲在象牙塔裏死讀書而百無一用的書呆子,應該學以致用,去努力實踐,去奪取政權👈🏽。政治家應該對哲學充滿向往💭♎️,並不斷的追求自己在哲學上的進步😤,並用哲學思想來管理民眾。
理想國的宗旨是締造一個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義國家💉,圍繞這個宗旨🧸,柏拉圖開篇不久就開始討論什麽是正義的國家,究竟什麽是正義?柏拉圖首先詢問了他周圍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有的人說🫏:正義就是欠債要還。
還有的人說🤲🏿:正義就是強者的利益。柏拉圖認為的理想國🏃,充滿正義和美德的國家⛹🏿,這個國家由立法統治者,國家護衛軍👨🏿🌾,普通勞動民三個階級組成🧙🏽♂️。該書的核心思想是哲學家應該為政治家,政治家應該為哲學家🕵️♂️。政治家應該對哲學充滿向往⛹🏼♀️,並不斷的追求自己在哲學上的進步🙇🏿♀️,並用哲學思想來管理民眾🎐。而這些所要體現的東西在他的《理想國》開始時候並沒有直接提出來,他是利用了正義二字逐漸將其拓展並且引申出來的。
在我看來,《理想國》首先開啟了對理想國家加以描述的先河。在該著中,柏拉圖本來是要論述個人正義,為了說明個人正義,用城邦正義作為鋪墊和比方,但,柏拉圖實際上用大量的篇幅去論證描述理想城邦。柏拉圖的這種證明方式給了後人一個他所始料不及的提示:除了個人正義之外♚,還存在著城邦正義🥒,或者說,還存在著國家製度的正義。
後來人們在思考國家正義、法律正義的過程中,形成了許多對人類文明發生重大影響的思想成果。而我國古代沒有關於國家正義問題的思考🧑🏫。我國古代雖然有對個人正義的思考,但這種思考主要涉及個人義務🧺、行為👩🔧,基本不涉及國家製度的正義問題🪴,所以,其思考的深度遠不能同西方的正義思考相比。傳統中國政治法律思想史認為🤵,君主製是天經地義的事,不可改變。如果沒有西方思想的引入🦸,很可能,我們現在仍然生活在帝製或君主專製製度中🧑🏿🏫⛏。想到現今的社會🥥👰🏿♂️,正義一直都是受人們褒揚的話題,正義的事情永遠都是被人們所稱頌的。然而什麽是正義,我想很多人都是無法給出全面的解答的,或者即使給出了也是摸棱兩可🫶🏻,一個簡單的有思想的人都可以利用柏拉圖式的反駁推翻掉。社會現象紛繁復雜👩🏻⚖️,人們的思想各色各樣,在此處正義的事情,放到彼處馬上就變成了荒唐的事情,甚至是極其不正義的事情💆🏿♀️。單純的眼光去判斷事情總是片面的,多慮的思想去思考事情總是無法清晰的,生活中只能適事而行。
柏拉圖的《理想國》裏面不僅有著他對理想國的闡述,也包含著一種樸素的辨證主義觀點和應變的思想⛩,他自始至終沒有明確給出正義的定義,也暗示著人們,這裏沒有什麽正確的定義🏗,還需要繼續的探索研究,只不過他的想法是讓人們去利用這個探索研究構造他那種柏拉圖式的理想國。
三🏢、對城邦的理解
柏拉圖設計的“理想國”,是以社會分工為製度保障的正義的城邦社會。柏拉圖認為城邦起源於社會分工👷🏿♀️🤙,分工是城邦產生的原因和動力。人類的生存首先要滿足基本的生活資料⬆️,這種需要是多方面的👍🏼,“我們每一個人不能單靠自己達到自足,我們需要很多東西。”而且人天生的才能是單一的🧟,居住在同一城邦的人們按自己的性格進行社會分工🚥💆♂️,“只要每個人在恰當的時候幹適合他性格的工作,放棄其它的事情🎎,專搞一行,這樣就會每種東西都生產得又多又好。”顯然,柏拉圖根據勞動者的天賦和性格不同來進行社會分工,人的天賦才能千差萬別🤚🏼,性格迥異,每個人從事最適合他的工作才能做到最好💃,這樣城邦才能健康和諧發展。因為“我們的人既非兼才👏🏿,亦非多才🦶🏻,每個人只能做一件事件👮♀️。”“鞋匠總是鞋匠,並不在做鞋匠以外,還做舵工;農夫總是農夫🛢,並不在做農夫以外,還做法官🚀👰🏿♂️;兵士總是兵士🪶,並不在做兵士以外,還做商人,如此類推。”在社會分工的基礎上👨🏼🔧,柏拉圖把城邦的組織人員分成三個階層,生產階層👍🏻:指農民👍、工匠和商人🧑🏻🚀👩👦👦,他們的先天稟賦比較低🐚,擅長生產方面的技藝,從事社會物質財富生產,為整個社會提供生活資料;護衛者階層:他們的先天稟賦比較高🪞,擅長軍事作戰,其任務是抗擊外敵入侵➛,維護城邦秩序,充當統治者的輔助者;統治者階層:這是由軍人等級中精挑細選經過教育和訓練,擁有高超的智慧、知識和能力的少數哲學家,他們天生就是統治者✌️,職責是執掌國家權力管理國家。柏拉圖是從“金屬說”的理論上來說明各人稟賦不同,所以勝任不同的職務的🕉。他認為👇🏽,“老天在鑄造他們的時候🧖🏿♂️🚴🏼♂️,在有些人的身上加入了黃金,這些人因而是最可寶貴的,是統治者🙋🏼。在輔助者的身上加入了白銀🧑🏿🏭。在農民以及其他技工身上加入了鐵和銅。”經過嚴格的社會分工後,城邦就形成了,“城邦就是在分工的基礎上,由統治者、輔助者和農民及其他技工組成的共同體👨🏽🚀。”但一個和諧秩序的城邦,僅有社會分工是不夠的🌴,最重要的是各個階層之間形成“正義”🟡,“當生意人、輔助者和護國者這三種人在國家裏各做各的事而不相互幹擾時👩🏻💻,便有了正義,從而也就使國家成為正義的國家了。”柏拉圖這裏強調的正義是社會生活的等級秩序以及嚴格的社會分工。一個國家的正義、城邦的正義🌐,就在於階級關系的確立🤞🏽,並且各階層的人們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分工互助。如果每一階層成員都能做到等級分明、分工有序🤵🏻、互不幹涉🧗🏻♀️🧙🏽♂️,那麽這個城邦一定是正義的城邦、和諧的城邦。
參考文獻:
[1] 柏拉圖 郭斌和 張竹明(譯).理想國[M].商務印書館.1986.
[2] 徐大同 王樂理.西方政治思想史[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3] 俞可平.西方政治學名著提要[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