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3平台
“校園溢滿書香 讀書伴我成長”師生閱讀活動
征文比賽教師組獲獎作品
給我五個夜晚🧏♀️🤞🏼,我來教你改變世界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闡釋著作《被討厭的勇氣》
《被討厭的勇氣》(日)岸見一郎 古賀史健
理論源推薦閱讀
阿德勒著作《自卑與超越》
《生活的科學》
《理解人性》
同類閱讀推薦 《接受不完美的勇氣》(日)小倉廣
(一)第一夜我們的不幸是誰的錯
蛋糕店門口排著長長的隊列🧑🎄,櫃臺裏熱銷的草莓蛋糕只剩下最後一個,隊列後方,一個小女孩不顧母親的拉扯哭喊著“我要草莓蛋糕”🧃,於是👩🏼🦳,隊列前方的成年人開始下意識地避開草莓蛋糕,抹茶的,芝士的……這時一個女人排到了收銀臺💍,伴隨著人們無法理解的眼光向櫃員說出了“我要草莓蛋糕”🥜。這一由書籍改編而成的同名電視劇開場片段,成為了我走近阿德勒以及個體心理學的起點。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與弗洛伊德、榮格並稱為“心理學三巨頭”〽️,奧地利精神病學家🦸♀️,但同時也堪稱為思想家和哲學家,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和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者🧖🏿♀️,也被稱為“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其觀點與弗洛伊德公然唱反,成果被大量援用🐻❄️,成就了卡耐基😤、史蒂芬·柯維🙇🏿♀️、馬斯洛等管理學界和心理學界的巨子,但自身的名氣卻遠不及這些“傳承者”👆🏽𓀔。《被討厭的勇氣》就是一本傳承式的作品,全書仿照柏拉圖對話篇中對蘇格拉底和青年對話的表現方式虛擬出精通阿德勒思想的哲人和迷茫的青年進行辯論,舍卻了晦澀的學術用語,以人人都會經歷和遇見的日常對話和故事深入淺出地闡析了阿德勒思想的精髓⬅️,讓更多人得以輕松地接觸和了解阿德勒心理學、或者說阿德勒心理學中所透露的哲學觀念📝。書中的對話一開始便以青年批判和反駁哲人的姿態呈現,將所有對話分成了五個夜晚,這或許也是最適合完成閱讀的時間🎻,讀者可以同書中刁鉆又不幸青年一道,對哲人呐喊出心中所有的不忿與懷疑,在控訴中逐步接納和抗議,最終達成相當的意外的精神治療效果🌐💇🏽,再和青年一起走出房間,重新開始自己的人生。當然,在開始閱讀之前,還必須了解到自己即將喝下的這碗開場便宣告這“世界極其簡單,人人都可以獲得幸福”的書籍👨🏼🎨,不是雞湯👰🏼♀️,而是毒藥⛹🏼♀️。
第一夜♜,我們的不幸是誰的錯🧜🏼♀️?不是任何人的🥥,就是你自己的錯🛐。在這一章中🦸🏿♂️,作者著重闡明了阿德勒的兩大反弗洛伊德論調🍇,“目的論”和“因果重置”。人的一切行為,言語、動作、情緒👱🏽♀️,都帶著目的㊙️,而這種目的與手段之間的關系🦶🏻,潛藏在每個人的心理和意識中幾乎無法被察覺,可一旦說出來,人們又瞬間可以明白。我們經常看見大街上🌇,一個女子甜蜜的與男友通電話🤽🏿♂️,回過頭很粗暴的呵斥路邊發傳單的人後,又繼續與男友甜蜜的通話,她的憤怒可以在面對另一個人的瞬間煙消雲散,不只是她和她的憤怒,所有人的所有情緒都一樣,可以在一瞬間產生又突然消失,這並不是什麽原因讓人產生了情緒,而是為了產生某種情緒而產生了情緒。服務員將咖啡灑在了客人身上,客人憤怒大罵,但其實解決方式可以有很多種✌️,是客人本身在自己的所有情緒中,選擇了憤怒,從而達到兩個目的🗜:一是支配他人,讓服務員感到震懾力,從而道歉🈯️、妥協🧏🏽♂️、害怕,女性在吃醋的時候更擅長利用這一點;二是推動自己,利用憤怒的情緒讓自己脫離平時文明的形象,可以說出那些日常不會、不敢說出的話,所以領導辦公桌前拍桌子的人往往都擺著一副生氣📡、委屈抑或忍無可忍的面孔。
目的論則是要讓人重新審視自己看待事情的順序,因為小時候被狗咬過,所以我現在怕狗,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創傷分析,這是合乎邏輯的⭕️。但在阿德勒的世界裏,除非所有被狗咬過的人長大後都怕狗🛼🐄,否則這種因果就是假的🧑🏽🚒,真正的目的是,我現在怕狗🧏🏽,別人不怕,而且這麽大的人怕狗可能會被人笑話、不解,所以我需要找一個“借口”或者說冠冕堂皇的理由來掩蓋我的懦弱、膽小和不合常理,於是我在一直以來的經歷中發現了被狗咬過這個事實,把它變成了我怕狗的原因,這才是人不敢面對的真相。也正是因為如此👰♀️,同樣是家庭離異的孩子🦡,有的自我放縱,有的則更加獨立堅強,“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弗洛伊德的理論可以完美的解釋現象🩱🗼,但是解釋之後呢🚴🏽♂️,過去的事情已經過去了,它已經造成了所謂的創傷👩🏿🦳,而我們不可能讓時光倒流去改變這一切,結果就會變成未來都是被過去的事情決定的,那麽我們永遠也無法改變的決定論🤱🏻。這也正是阿德勒與弗洛伊德的重要分歧🚴🏼♀️,活躍於醫療場所和演說場的阿德勒不看重解釋💂🏼♂️,而看重解決,只有正視因果👇,敢於面對真實的自己💽🤷,不再把過於的事情當做現在的借口才能獲得改變,“改變的第一步就是理解。”
所以🤵🏽,“你現在之所以不幸正是因為你親手選擇了‘不幸’”🚅,你的今天源自於過去不斷的選擇,至於為什麽會選擇不幸,那是因為這對你自己是“善”,是有利的。而人們之所以一直無法改變🤵🏽,是因為自己下定了“不改變的決心”🖌,即使有各種不滿,但還是認為保持現狀更加輕松、更加安心🧚🏻♂️,這就造就無數每天滿口宏偉夢想卻數著微薄工資的公務員。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既然如今的生活是你的選擇,那麽作為掌握主權的你,就隨時可以重新選擇另一種人生。
(二)第二夜🐈⬛,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系
第二夜,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系。你為什麽對自己總是不滿💚,因為你“太害怕被他人討厭🐍、害怕在人際關系中受傷”,所謂純個人的煩惱實際上並不存在,個人必然存在於某種意識形態之中🅾️,其間無論任何意識都源自於意識形態⛹🏽,甚至我們想要體會“孤獨”的前提也必須是這個世界上存在他者。假設世界上只有我一個人,從來沒有別人,那麽我長什麽樣🤴🏿,怎麽生活,說什麽做什麽✳️,一切都不重要👐🏿,但是我們不可能生活在一個人的世界中,於是出現了“自卑”的概念⛹🏻♂️🌿。自卑性🚶、自卑感、自卑情結在阿德勒的理論中是核心🟪,是三個不同的理念,書中主要論證了後面兩者🦹🏽♂️。人人都有自卑感✅,但如同情緒🎥、原因一樣🦮,“困擾我們的自卑感不是‘客觀性事實’,而是‘主觀性的解釋’🫅👝。”人類都處於一種追求優越性的狀態中,當自己無法達成理想的狀態👱♂️,自卑感就會產生,但這並不是什麽壞事,不滿足於現狀,才有繼續向前的勇氣,才會不斷進步以至於更加幸福🧔🏻♂️,這也是阿德勒著作《自卑與超越》所要表達的中心,自卑是超越的動力❤️。
但自卑情結不同,它是把自己的自卑感作為某種借口來使用的狀態,“因為我學歷低所以我無法成功”,這種借口同樣是典型的虛假因果關系,也叫“外部因果律”🙇🏿,將原本沒有任何因果關系的事情解釋成似乎有重大因果關系一樣,而毒藥之毒就在於🫅,阿德勒式分析不想慢慢同情或安慰你學歷低的現狀,而會告訴你🔁,事實上🧑🦽➡️,你不是不能成功⛳️,而是不想成功,你根本不願意為了改變自我而犧牲目前所享受的樂趣👨🏽⚕️,比如玩樂和休閑時間,你害怕自己假想出來的失敗,所以逃避去努力這件事,以逃避會失敗的結果🏊🏽♂️,將一切停留在假想狀態🤌🏻,“我是沒做🏃🏻♀️➡️🟩,我要是做了一定能行”,由此自欺欺人,因為沒有改變的勇氣,所以盡管無法成功🧜🏻♂️🤙🏿,你還是選擇了維持現狀🚣🏽♀️,如果否認➞,那就去努力啊🫱🏻,去獲得更高的學歷啊,可別再說自己怎樣怎樣所以做不到,新聞上更極端的例子都比比皆是呢。
同時,與自卑情結相對🧑🚀👼🏽,還有一種叫做“優越情結”的病態📋,即表現得自己好像很優秀,繼而沉浸在一種虛假的優越感中,有一段時間網絡上很流行一句話🚊:一個人在微信上越是曬什麽👰🏽♀️,他就越是缺什麽。阿德勒的理論是支持這種觀點的♞,相對於自卑情結難以解決的困境,假裝自己很優秀,使用自我蒙蔽和向他人可以誇耀的方式來接納自己會容易得多,這其中還有一種特別的人👩🎨,他們誇耀自己的不幸🤾🏽♀️,並且拒絕他人的一切安慰,“你不可能懂我的痛”,這種人是在借助不幸來顯示自己的“特別”,利用“不幸”🤹🏿♀️,他贏過了所有人⛳️。在我們的文化中,弱勢是具有特權的,不幸是一種強大的可以支配對方的武器👼,因此阿德勒說嬰兒是最強大的💽,他始終處於支配而非被支配的地位,女性在家庭中的“一哭二鬧三上吊”🤘🏿,也是一種典型的不幸支配👵🏽,這時候就可以解答第一夜殘留的一個疑問,怎麽會有人覺得不幸是有利的選擇呢?一個人如果把自己的不幸當做了“特別”的武器,他就會永遠不幸下去💕,如同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一樣✅。
這一夜同時提出的問題還有人際中的競爭問題,阿德勒認為人際關系不是垂直的而是平面的🚝,每個人不同但是平等🧖🏿,因此不需要與任何人競爭🤾🏻♂️,只需要超越自我🧑🎤,一旦人意識到競爭💆🏼🧏🏼♀️,就必然產生勝敗和自卑感,就整個人生來說⛸,他會把整個世界都看成是“敵人”🥽,“處於競爭中的人一刻不得安心”👪🫐,世界一個危險的所在,他人的幸福都將成為我的失敗,因此無法給予任何人祝福👨🦼。當然,阿德勒承認公憤等非私人性情感的存在,但在面對私人情感的時候,人們尤其需要小心“權力之爭”。人為什麽要鬥爭🧍,“想要獲勝啊🏋🏿♂️👰🏽♂️,想要通過獲勝來證明自己的力量”,但權力之爭不僅僅是兩個爭吵得面紅耳赤的人在決定誰能贏🦹🏼♀️,更危險的是,進入權力之爭狀態中,敗下來的一方會進入“復仇”階段🤷🏼♂️,孩子利用逃學、離家出走、割腕自殺等方式讓父母痛不欲生就是典型的復仇,背後的目的十分明顯,而人際關系一旦發展到復仇階段,將不可調和,因此要避免進入權力之爭。除了憤怒,我們完全有更多的途徑可以解決問題👨🏻🍳,承認錯誤、道歉都不是失敗🏌🏻♂️,如果你是正確的🌃,那麽對方持什麽意見都無所謂,可一旦抱著“我是正確的”的觀點想要讓對方屈服,權力之爭便已經開始,只有摘掉勝負的眼鏡才能改變完善自己。
最後,在這一夜,阿德勒的兩個重要理念人生課題與人生謊言也初步提出🤱。人生三大課題是工作課題,交友課題和愛的課題,這是一個人想要作為社會中的個體生存所不得不面對的課題,其中愛的課題是最難的課題👨🏿🚒,而企圖設立種種借口來回避人生課題的情況叫做人生謊言,而這裏提起註意的是🐐,人生課題和人生謊言不是善惡和道德的問題,而是勇氣的問題,在這裏🙅🏿♀️,阿德勒心理學是關於勇氣的心理學觀念被再次強調。
(三)第三夜⛷,讓幹涉你生活的人見鬼去
第三夜,讓幹涉你生活的人見鬼去。這是關於“課題”一夜。阿德勒心理學有一個重要前提,就是否定尋求他人的認可🧜♀️,盡管尋求他人的認可是心理學中比較普遍贊同的“認可欲求”🚣🏽♂️,但認可欲求存在著潛在的危機,那就是人如果是為了尋求他人的認可而行為🧇、言說或者做任何事,那麽一旦不被認可,人的價值就會遭到否定,由此會產生對人的各種消極影響,而這種認可欲求很多情況下都是傳統賞罰教育的結果。阿德勒則明確否定這種賞罰式教育,這將會導致人們在做事情之前👨🍼,首先產生一個被表揚的目的,再去帶著目的行事🤏🏽🕧,而事實上,我們“並不是為了滿足別的期待而活著”,也“沒有必要去滿足別人的期待”⏰。
一味尋求他人的認可,在意別人的評價🧕🏽,人就會舍棄自我,活在別人的人生當中❤️💙,與此相對的🍚,他人也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待而活,所以當別人的行為不符合你的期望,我們也沒有任何理由生氣或是發怒,如果能夠理解這一點,大量的親子關系和愛情難題都能夠迎刃而解,孩子不好好學習,家長就生氣、責罵甚至體罰,情侶之間鬧了別扭🍀,一個人總是對另一個人說“你為什麽不懂我”,“你愛我就應該知道我在想什麽”,這是根本沒有道理的😹👩🦱,同時還有很多人🛁,也在因為自己無法滿足來自父母🧯、家庭🪣、愛人、子女、上司等等社會角色的要求而感到苦惱,從而受到這些要求的限製,無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一種方式解決,這便是阿德勒心理學中的“課題分離”。
還是剛剛那個不愛學習的孩子,盡管父母打罵強製,最終仍然無法愛上學習。而課題分離的思想首先要讓人思考,這是誰的課題,很明顯,學習是孩子的事😣👮,是孩子的課題🥨,那麽此時父母的要求就是在幹涉孩子的課題,一旦出現這種幹涉🤷🏿♀️,便無法避免沖突。因此,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我們首先應該將“這是誰的課題”考慮清楚,將自己和他人的課題分離開來,同時可以發現的另一個結論則是,基本上人際關系中的所有矛盾都起源於兩種情況,一是自己在幹涉他人的課題,二是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幹涉了🫧🥚。
判斷課題究竟屬於誰的方法非常簡單,那就是“某種選擇所帶來的結果最終要由誰來承擔”。家長讓孩子學習🈺,但學習所需要花費的經歷、犧牲掉的玩樂時間等等🐘🤸🏿♂️,都是由孩子付出的,家長或者是任何人都無法代替這一點🍄,因此孩子會對家長的幹涉產生反感,可是很多家長會說,我這是為了孩子好啊,讓他學習是他得到知識👲🏽,是對他之後的人生有益的👆🏼,可正這種“我是為了你”的言談,有時候很明顯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目的,包括面子“我家孩子在班上是第一名”🪭,虛榮“我們家的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學”,又或者是支配欲“我家孩子特乖特聽話”🧑🏽🌾,又或者更多其他的目的“等你出息了,我們家生活就好了”⛹🏻♀️,“爸爸以前特遺憾沒有做好👩🏼🍳,所以把希望都寄托給你了”,正是因為察覺了這種欺騙,孩子才會出現反抗行為,這也是每個人值得反思的地方,你所做的一切,到底是為了別人,還是為了自己🙇♀️,對此需要更加誠實一些。
那麽這個問題應該如何解決呢?書中引用了這樣一句諺語“可以把馬帶到水邊,但不能強迫其喝水”,能改變自己的只有自己🖐🏼,而作為監護人,要在了解孩子幹什麽的基礎上加以守護,首先清楚的告訴孩子這是他自己的課題👽👃🏻,如果他需要幫助,你隨時都可以幫他🏔,但是在他沒有求助的時候不可以強加幹涉。這種解釋看上去有些不可靠,那孩子繼續不學怎麽辦呢🫴🏼🧡,不可以有這種想法,這仍然是在幹涉他人課題,孩子作為心智未發展成熟者,是否願意學習👩🏼🍳,需要看你是否能夠正確、有效地向他說明他的課題,當然在這裏,能夠接受課題理念等仍然是他的課題📵🔗,你需要做的就是西方世界通行的做人準則“play my part”(做我該做的)。更需要註意的是🚣♀️,即使了解了課題分離的思想,在對待一般關系的陌生人時🥺,往往是容易做到的,可以一旦遇到與自己關系親密的人,家人👧🏿、愛人等🍿,就容易忘掉要分離課題,由此出現“將所有的傷害都給了最親密的人”的局面,所以正是因為親密,才更需要有意識的去分離。因此如果你正在苦惱,請首先開始嘗試課題分離為自己的人生減負。
關於你的人生🪷,你只需要選擇自己認為最好的路,別人如何看你是別人的課題,你無法左右也不該去幹涉。書中舉例說“上司討厭我”🔲🪂,對於這件事,上司的情緒是他個人的課題,你不需要去迎合討好他💍📘,只需要好好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時在工作關系當中🧓🏿,上司討厭你這件事的根本解決辦法也只有自己做出出色的工作表現💆🏼♂️。與此同時還有兩種情況需要考慮🫲🏽,如果上司是無條件討厭你,那你對此什麽都不需要做✋🏿,也沒有辦法解決🪄,這是他的觀念問題,而如果這是一個人生謊言的話,那你則需要反思自己,如果是你對他人說“我的上司討厭我”🧜♀️,那這就是你對自己“所以我不好好工作”👰🏽♂️🛗,“所以我不能升職”等等自身問題找的借口,是你不願意接受自己,才製造出了一個討厭的上司。
另一方面,不去幹涉別人課題的同時也要學會不讓他人幹涉自己的課題,如同亞歷山大砍斷格爾迪奧斯繩結一樣用於砍斷人際中的種種羈絆。課題分離不是人際關系的最終目標,而是入口,盡管乍看之下這樣的做法感覺毫無人情味👧🏼,“別人的幹涉是對我的好意”,一旦有了這種回報的思想📙,又脫離了課題分離的初衷。的確按照別人的期待去生活會比較輕松,因為那等於是把自己的生命托付給了別人,為什麽我們寧願被束縛🐱,寧願苦惱還是壓選擇這種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呢😲🧑🏼🚀,簡單來說,這就是“我不想被人討厭”的“認可欲求”作祟,實際上滿足他人期待的生活,才是一種自欺並且欺人的生活方式。
那究竟什麽才是自由呢?“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這是你行使自由以及獲得自由的證據🙇,討好所有的人既是極不自由的也是不可能實現的,作為自由的代價,在人際關系中就會表現為被別人討厭👶🏽,毫不在意別人的評價🧑🏼🚀,不害怕被別人討厭👨🏼💻,不追求被他人認可👳🏻🙇🏼♀️,如果不付出這些代價就無法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但這並不是說要去招人厭,而是不需要害怕🥨,要用於接受“被討厭”的事實,是否討厭我⛹🏻,最終仍是他人的課題🙎🏿,我只需要選擇我想要的生活方式。
最後,通過課題分離,你終能將“人際關系之卡”握在自己的手中,一直在意別人怎麽看我👏🏻,等於將人際關系之卡交到了別人的手上,但在課題分離之後,我們可以發現自己只能改變自己,我的改變不是為了別人🫑😤,也不是為了操縱別人或報復別人🚁。書中的哲人與固執的父親關系不和,明明可以用父親兒時打過自己作為借口來掩蓋自己的問題,但他選擇“修復”😄,不期望改變父親的看法,也不去幹涉父親的行為👇🏿,只是在父親晚年盡心盡力的照顧,多年後的一天,父親突然對自己說了一聲,“謝謝”。
(四)第四夜,要有被討厭的勇氣
第四夜,要有被討厭的勇氣。經過前三夜的談話,書中的青年感覺憤怒而不可接受,情緒的目的論也好,課題分離也好,一切似乎都在將人引向一個冰冷的個人世界,不在乎人際🫴🏿,不理會他人,世界變得冷漠而無情,於是向哲人提出抗議和反論。因此🧯,哲人正式開始解釋“課題分離是人際關系的出發點”這一論述,而這裏涉及的是阿德勒心理學當中爭議最大的一個觀念:共同體。
共同體的感覺是一種能夠把他人看做是自己的夥伴同時能夠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的狀態,常規社會學範疇所說的共同體,家庭、摩登3、社會🫶🏻、團體等等,都是共同體,不過阿德勒的共同體比起一般社會學概念更為宏大,不僅包括國家或人類等一切存在,還包括植物和動物,在時間軸上還包括從過去到未來,用占星學家常說的一種類似的表述就是:個體的人是宇宙萬物中的一份子,是歷史中的一粒星辰。這便是阿德勒心理學的可愛之處👩🎓,不同於絕大部分的心理學家,阿德勒不是一個悲觀的人👮🏿,盡管他高唱著一切煩惱都源自於人際關系,但是他也會告訴你,一切快樂也都來自於人際關系🫖,人際關系乃是幸福之源🏌🏿😫,而共同體的感覺則是幸福的人際關系的重要指標。
由於定義的寬泛性👋🏿,共同體感覺很容易讓人覺得摸不著頭腦,我屬於時間🥯,屬於宇宙,這跟我是否幸福🚴🏿♀️,或者跟我是否進行課題分離到底有什麽關系。對此,要從“把對自己的執著變成對他人的關心”開始說起🔖。前一夜曾經談到過人們追求“認可欲求”,這看上去好像是關心他人💪🏽、照顧他人的情緒🤷🏽,但阿德勒認為,追求認可欲求的人恰恰是極其以自我為中心。你很關心你自己🙎🏻,正是因為你不想被別人認為自己不好,所以才無比的在意他人的視線,最終用以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這不是對他人的關心👩🏻🔬,而是對自我的執著,是真正的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方式。然而很多人覺得這樣無可厚非⌨️,人都會認為自己才是自己人生的主角🤾🏽♀️,可一旦變成了“主角”這樣一個中心人物,就很容易覺得他人都是“配角”🕵🏻⬅️,是為了主角服務的角色,於是覺得所有人都應該圍著自己轉🧘🏼♀️,將自己放在第一位🚒,而一旦他人無法滿足自己,便會憤慨💷。然而事實是,我們誰都不是世界的中心,我們只是世界地圖的中心🧑🏻⚕️,可以按照自己的視角將想要放在中心的事物放在中心而已,那麽如果我們不是世界的中心,我們又是什麽呢📰,答案就是🧣,我們是共同體的一部分。
我們不是生來就應該享受一切的,作為共同體的一部分🙂↕️,我們想要獲得本來就不會自動產生的歸屬感,就必須直面自己的“人生課題”,積極主動的去面對工作🔘、戀愛、交友,不再自戀式的考慮“這個人能給我什麽”,而是作為共同體的成員去主動奉獻,想想“我能給這個人什麽”。除此之外♊️,共同體的存在可以為很多“無助的人”以價值,家庭、工作🏂🏽,這些小範圍的共同體由於與人關系最緊密🐈,很容易被投入其中的人當成是全部🫦,一個全身心照顧家庭的主婦,一個兢兢業業工作的員工,一旦這些小範圍共同體發生了動搖,這些人往往就感覺到無法繼續生存🙍🏿♂️,所以照顧了幾十年家庭的主婦面對丈夫要求離婚會整個崩潰🙋🏼♀️,她不知道自己未來將如何生存下去,一個工作狂在退休後,突然感覺自己的人生都失去了價值,但是如果能意識到,自己除此之外還屬於更大的共同體🎟,自己生活的每一個環節都與其他人產生著聯系😻🤾🏽♂️,便能夠從這種狹隘的共同體觀念中解脫出來,歸根結底🎞,一張紙就能切斷聯系的共同體🤸🏼♂️,其聯系程度也不過如此💇🏼♂️。
如果遇到了困難,那就去“傾聽更大的共同體的聲音”🫅🏿,一個員工被權力更大的老板提出了“有損尊嚴”無理要求,只需要從“人類社會”的共同體角度出發🧎♂️🦔,遵循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正面拒絕這種要求⁉️🤽🏿♀️。如果一種關系可以因為一次反對就輕易破裂,那它從一開始就沒有締結的必要👨🏿🏫,因為這會讓你活在害怕關系破裂的恐懼之中,失去自由的生活方式♟。那麽課題分離和共同體感覺之間又是如何聯結的呢🙅🏼🏃?為了說明這一點💆🏻,還需要談及“橫向關系”👨✈️👨🏻🌾。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很容易被理解成縱向的🌴,權力大的上司和權力小的員工,更加成熟的成年人和弱小的孩子。因此在我們教育兒童時,時常會采用訓練動物一樣的方式,做得好給獎勵,做不好就責罰,但阿德勒明確反對這樣的方式🔵✊,認為我們在教育中不可以表揚也不可以批評🔝,不可以批評相對容易理解,而不可以表揚則是一種典型的縱向關系🐠,當人在說出“做得好😙,不錯”等話語的時候🌈,已經隱含的表現出這是一種能力更高的人對能力低的人做出的評價的意義🚣♀️🧚🏻,顯示出地位的不同🪼,所以無論用糖還是鞭子,目的都是為了操縱孩子,如同操縱小動物一般🙈,而希望得到表揚和肯定,也就是將自己陷入了縱向關系之中,自卑感的產生原因也是縱向關系🗿。而人所處的實際上是橫向關系✋🏽:人🌟,雖不同但平等🙅🏿♀️。
正是由於將人際關系看成了縱向關系🚔,把對方看得高於或低於自己,才會出現幹涉和被幹涉的現象💍,正確的處理方式是“援助”🚆,也就是前夜提出過似乎不靠譜的方式🧑🏼🦲,即對於那個不愛學習的孩子🐰👷♂️,幫助他本人建立自己能夠學習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獨立面對課題的能力。而這種橫向關系的“援助”還有另一個通俗易懂的名字“鼓勵”,阿德勒認為,人之所以無法面對課題👨🏻💻,不是因為缺乏能力👍🏿👐🏻,只是因為缺乏面對課題的勇氣,而表揚和批評都會造成人對自己“沒有能力”的確信,惟有鼓勵才是真正的帶到河邊,但不強迫其飲水🫣,包括阿德勒分析法的治療援助也是,我可以幫你分析一切🟪👩👩👦👦,但是是否改變取決於你自己,我不會去幹涉。
最後📙,如何區分表揚和鼓勵的界限呢,需要基於橫向關系而表達“謝謝”🍔,“你幫了我”等等🫱🏽,不是去評價,而是真誠的去表達自己的喜悅之情,而被鼓勵一方在聽到這些時就會明白自己對他人有所貢獻,由此發現自己的價值🤚🏽👳🏻♀️,而一個人,只有當他能夠感覺到自己是有價值的時候才能夠真正的擁有勇氣,其中,對共同體而言有用,則是永恒的價值來源。那這裏就有最後一個問題,共同體不會對人說謝謝,怎樣才能知道自己有用,對此阿德勒提出,不要用“行為”標準而是用“存在”標準去看待他人,存在本身,包括植物人狀態昏迷的家人或剛出生只能給人添麻煩的嬰兒💇🏿,只是活著👤、存在本身就足以支撐起一個家庭的心,發揮著巨大作用,所以對於一個孩子🐻,不應該是按照滿分的理想標準去一點點扣分,而應該是按照存在,從零開始一點點加分🚆,這樣就會發現你對自己的孩子越來越滿意。當然這種共同體的感覺很難一瞬間在全社會普及🧑🏽⚖️,但阿德勒回答“必須得有人開始,即使其他人不合作,那也跟你沒關系。我的意見就是這樣:應該由你來開始📼。不必考慮他人是否合作。”
本夜的尾聲,哲人還向苦於不被任何人感覺有價值的青年告誡到🚚,人一旦與任何人建立縱向關系🙍🏻♂️,就會把所有關系都變成縱向的✖️🔑,所以哪怕只有自己一方面,也需要建立橫向關系,重要的是意識上的平等以及堅持自己應有的主張,對於一個已經建立縱向關系的人來說,這將會是生活方式的重大轉變🔸,或許有人強調🦠,“上司命令我🙏🏿,我根本無法拒絕”,可這並不是真相🧴,這只是一個人生謊言,並不是無法拒絕,而是為了回避可能產生的人際關系問題或責任,帶著目的認為不能拒絕😵,被動地從屬於縱向關系而已。
(五)第五夜,認真的人生“活在當下”
第五夜,認真的人生“活在當下”,這一夜是兩人對話的最終夜,也是改變自我與人生的最後一夜🧑🏿⚖️👙,青年認真思考了哲人的話語後🏃🏻♂️🤽🏼♂️,向哲人吐露出自己自我意識過剩🤵🏼,不知從何下手改變📎,雖然理解了但仍欠缺關鍵的一步,於是哲人告知他💇♀️,要建立共同體的感覺,需要從以下三點做起:自我接納,他者信賴和他者貢獻。
人不可能把自己變成別人,因此重要的不是被給予了什麽🏉,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給予的東西,這就是自我接納和自我肯定的差異🪥👨🏻🦲,自我肯定是明知不行還自欺欺人的說自己可以,而自我接納則是誠實地接受自己“做不到”的事實🍽,然後盡量向著能夠做到的方向去做🤾🏻♀️,不對自己撒謊,得了60分不怪運氣不好👨🏿🍼,而是去努力再接近滿分🧒🏻。這與課題分離是類似的,必須要能分清什麽是能夠改變的,什麽是不能改變的,當理解我就是我,我不可能變成另一個出身🌼,另一副皮囊💃🏽,就可以進一步去理解,如何在現有的基礎上,更好的去改變,去完成那些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當然,自我接納也是需要勇氣的☞,這也是另一本關於阿德勒心理學的日本學者著作《接受不完美的勇氣》所論述的核心。顯而易見,阿德勒的心理學說中,勇氣一詞是改變的關鍵✦,因此阿德勒的心理學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種關於勇氣的心理學🏋🏼♂️。
有關他者信賴,我們需要區分信用和信賴🦿,信用是有條件有抵押的,而信賴則是無條件的,阿德勒所倡導的就是這種信賴🚤,我們在相信他人的時候不能附加任何條件🦟,的確這會讓人受傷👩🌾,存在背叛🧖🏼♀️,但這不是道德上的問題。信賴的反面乃是懷疑,將人際關系建立在懷疑的基礎上🍎,將永遠無法建立起深厚的關系🏃🏻♀️➡️,如果你的信賴遭到背叛,那不是你的錯🦸♂️,是否背叛是他人的課題🌗,你只需要堅持你的信賴,做你該做的事。到這裏🧞,或許有人認為阿德勒是個傻瓜式的老好人,但情況也並非如此,對於阿德勒的心理學來說,無條件信賴不是人生準則或道德標準,而是搞好人際關系的一種“手段”而已👂,如果不想搞好🕺🏽,你也可以選擇剪斷關系,這是你的課題。抱著懷疑的態度去交往,你的目的論也會變成時刻尋找他背叛我的證據🧚🏽♀️😝,因此永遠得不到深厚的關系,當然關系的深淺決定著關系破裂的時候痛苦程度的大小🧟♀️,但別忘了阿德勒說過的人的煩惱與幸福的來源都是人際關系,雖然有破裂時刻的痛苦🥦,關系的深淺卻也能決定你獲得的幸福程度的多少🧖🏽♂️。
如果遭遇了背叛,那就盡情的悲傷,不要為了逃避痛苦而不敢建立關系🦸♀️。
最後一個關鍵詞,他者貢獻🟩。這並不是要人為了貢獻無條件犧牲,“他者貢獻並不是舍棄‘我’而為他人效勞,它反而是為了能夠體會到‘我’的價值而采取的一種手段”。工作的本質其實就是他人的貢獻,雖然表面上有酬勞🤰🏿,但家財萬貫的富豪也需要工作😔,惟有如此他才能體會自我價值找到歸屬感,因此最終是為了自己😖。這並不是偽善,而是奉獻的心態,這就是一個唱著歌洗碗的主婦和一個滿嘴咒怨洗碗的主婦所能得到的家人對待她的方式差異🧗🏿。
毋庸置疑,理解自我也好、接納自我也好❓、改變自我也好,個體心理學要想真正在一個人身上發揮作用不是像說話那麽簡單的事情👨🏽🏭🧑🚀,但是無論在什麽年齡,你都可以改變,從鼓起勇氣邁出改變的第一步開始。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破除少許的偏執。我就是覺得全世界都在與我作對,真的是這樣嗎,仔細想想😲,其實不過就是那麽幾個人而已,任何情況下都只是攻擊我的那個人有問題,不是大家,更不要將焦點聚焦在某個微不足道的地方用以批判全世界,註意課題分離。那既然要貢獻💚⛸,那工作狂如何🛑,這其實是一種人生謊言🎻,他不過是在以工作為借口來逃避其他責任,只能靠“行為標準”,賺了多少錢🏑,得到了多顯赫的社會地位來認可自己的價值🙅🏽♀️,而這種人一旦失去工作、退休,只能遭到嚴重的打擊。
現在“聽了我的話的人,從此刻起就能夠獲得幸福”♻🥧,“對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歡自己”,而要喜歡自己,只需要產生我對他人有用的主觀的“貢獻感”👨🏼⚖️,因此🧠,幸福就是貢獻感,以自由為前提🙌🏻,在這裏不再需要他人的認可,不再因目的而濫用情緒和言行,將課題分離開,單純的做好自己該做的,橫向的看待人際關系,將自己放進更大共同體中📄,尋找自身對共同體的貢獻👶🏻,從而獲得價值🧚🏿,這就是真正的幸福。
但這樣會讓人犯難,追求理想者都期望引起他人的關註,成為特別的存在,於是能力出眾者利用自己的才華,不願付出努力者則使用“問題行為”的方式追求“廉價的優越性”🪢,很多孩子通過惹惱大人得到這種優越性,於是越錯越深🧼👨🏿🎨。但阿德勒之處🪷,普通不是無能的表現®️🦸🏽♀️,我們根本不需要刻意炫耀自己的優越性,在自我接納後,還要獲得甘於平凡的勇氣🧑🏽。不要把追求成功當做自己的目標,就如同登山一樣,並不是到達了山頂,這才真的叫登山🦵🏿,從山腳向上邁出的每一步,都是登山中不可替代的瞬間👁🗨。把人生看做登山,也就是看成了一條直線和一個終點,這與弗洛伊德的影響有關7️⃣,但阿德勒提出“人生是連續的刹那”,而我們也只能活在“此時此刻”。
如同跳舞一般💃🏿,作為一支舞蹈𓀁,必然有一個結束的停止位置👩🏿✈️,但重要的不是這個位置🧑🏼🦰🔥,而是每一個舞動的瞬間🪝,跳舞本身就是目的🧛🏻♂️,而是僅僅為了最後跳到那樣一個位置而已,人生就是如此,並不存在目的地。而我們就是舞蹈演員,當聚光燈打到自己身上時,光線越強就越看不到臺下的觀眾,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聚焦於“此時此刻”,重視現在的每一個瞬間,強烈到既看不見過去也看不見未來。你的人生之所以變成了一條直線🚻🚥,只是因為你在過去的生活中反復的下定決心“不改變”,於是連成了一成不變的人生🚅,但如果看做是瞬間,便隨時可以作出改變開始新的人生。
如此我們便可以共同對決人生最大的謊言,不論理想如何🌹,未來將會怎樣🧙🏽,考試或許還有幾個月🪺,但不需要盯著考試一定要怎樣怎樣👷🏼♀️,而是每天做好“今天可以做到的事情”👨🏻🚒🧑🏿🔧,背幾個詞,做幾道題,今天,此刻就是為此而存在的,不是為了遙遠的將來。如果設定一個目標在遙遠的未來,並認為一切都是在為其準備,等待時機🏇🏽,等待某一天的到來,不過是一種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而只要是在拖延人生我們就會毫無進展😿🧑🎄,只能每天過著枯燥乏味的生活,認為今天🧏😊,“此時此刻”只是準備階段和忍耐階段🫎。
所以,人生最大的謊言就是不活在“此時此刻”,關註根本不存在的過去和未來,對自己的人生和無可替代刹那撒了一個大大的謊言,在現實性的角度,人生總是處於完結狀態,要活到人生在隨時結束都沒有遺憾的程度,起決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時此刻🚉👨🏿⚕️。
到了這裏😗,書本已經將馬引到了水邊👈,接下來是否喝水則是你的決定。世界上並不存在普遍的人生意義,真正的人生意義是自己賦予自己的👨,遭遇困難的時候,此時此刻的自己能夠做什麽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感到迷茫,請註視人生的引導之星——他者貢獻,只要沒有迷失這一引導,自己就永遠不會迷失,並且做什麽都會是正確的,無論如何回顧過往,都無法真正解釋為什麽不知不覺就走到了今天這裏,所以,從此時此刻開始,勇敢的改變⛪️。
哲人最後說到,常年與阿德勒的思想為伴,他逐漸發現了一件事⛺️:“一個人的力量很大,不,應該說是我的力量無窮大。”“如果‘我’改變,‘世界’就會改變,世界不是靠他人來改變的,而只能靠‘我’來改變。”在一個了解了阿德勒心理學的人眼中,世界已經不再是曾經的世界🪷。
書籍的尾聲🫵🏼,青年系好鞋帶離開了哲人的家,發現外面下起了雪,自語道“世界很簡單,人生也是一樣🖊。”讀完這裏🐅,我也如同青年一般望向窗外🏉,發現不知何時,陰霾了多日的天空露出了陽光。在作者的後記中,第一句話寫到“人生中有時候無意間拿起的一本書就會完全改變之後的人生”,從讀完這本書到現在,我一點點的努力踐行著個體心理學👨🎨,沒有必要多說明什麽,但是可以肯定的告訴閱者🔃,我感受著改變→,並且正感受著改變世界的快樂👎🏻,現在的我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