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3平台
“校園溢滿書香 讀書伴我成長”師生閱讀活動
征文比賽學生組獲獎作品
《漢服歸來》讀後感
2003年,在長春的街上出現一名身穿漢服的男子,至此消失了358年之久的漢服重現神州街 ,並拉開了漢服復興運動的大幕,至後數年間無數青年學生,有識之士投入這場民族復興運動中來🤹♀️。
2016年8月《漢服歸來》出版✈️,本書被評為“漢服復興運動前輩們的回憶錄,是後繼者的教科書🐵,是同袍的教科書👮🏽,是局外人的宣傳冊”🕶,本書記錄著從2003年—2016年間漢服復興中的大小事紀↩️。
書中紀錄中一些平凡、真實感人事跡🥨,從中讓人感到平凡的同袍為漢服復興所做出的點滴付出👰,從中書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不忍看到漢家衣冠留落異邦👩🦰,在異邦生輝🧙🏿。更不忍心看到同袍被人笑做癲狂、神經👰🏻♂️😷,所以決定記錄下這些活動的意義與初衷,以及在復興道路上那些為漢服回家拼搏努力的人們真實故事🙅🏼♂️。
我接觸漢服在2014年👮🏼♀️🙆🏻,受到到一位朋友的影響🚴♀️,經常看她在空間裏面發漢服的照片與她身穿漢服的藝術照👷🏽,此後一段時間,我受其影響以投入漢服復興運動當中,我逐步認識到漢族不僅是我身份證上的一個字而已↘️🐕🦺,更認識到身為漢人🔽,復興自己民族服飾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自黃帝垂衣而治天下到明末清初“剃發易服”為止,漢服存在兩千多年,清初統治者為顯統治地位強阪“剃發令”,漢家兒郎的強烈反抗,清初統治者做出強烈鎮壓🦝,讓漢家文明在歷史的長河中消失了三百多年🧑🏽🏭。
進入21世紀後,傳統文化踏上復興之路,漢服做為漢文明的載體成為了先驅者,在復興路上漢服遭到批評,更有提出這是中國版的“種族主義”🌴,說是“大漢主義”🚨,更有網上的少數滿族同胞惡意攻擊漢服和漢服同袍。
在書中及我身邊同袍中都在傳播這樣一個平凡而又普通的漢服理念“漢人復興漢服與什麽種族主義的無關,我們只是復興自己的文明🚣♀️、傳統🤸🏽、服飾。”雖然有很多不好🧜、不和諧的聲音,在復興道路上雖然有很多困難🧑🏻🤝🧑🏻。但我們漢服同袍不會因為困難而放棄👨👨👧👦,只會勇流而上👨🚀。
漢服復興十多年來🏄🏽,讓今日的漢家兒郎重新認識了自己的傳統服飾👨🏽🦳,讓很多人不再把漢服認識成和服🦽、韓服,讓更多的人重新認識國學、優秀的文化。漢族做為中華民族的主體民族👵🏽,漢文明做為中華文明的主體文明,漢服的復興🐦🔥,漢族的復興,對於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國夢”有這千絲萬縷的聯系🔓,做為主體民族的漢族不復興的話,如何復興我們這個五千年的文明古國,如何復興禮儀之邦。
“著我漢家衣裳👨👨👧👧,興我禮儀之邦”不僅是一句簡簡單單的口號🤛🎧,更是理想,自黃帝開始我們都有“禮儀之邦”的美譽🫷🏽。清朝後“禮儀之邦”只有名頭⤴️。今天漢服的分支服飾🤼♀️,和服🎅🏻、韓服都成為日本、韓國的一張名片。昔日的屬國都把宗主國的東西發揚光大🐆,而我們現在的人®️,崇洋媚外🕦,棄掉自己的習俗、節日👳♀️🍉、文化、過上西方節日。
漢服復興的路還沒走完,漢服還未完全復興,用吟唱文《維天有漢》中的一句話來說現在的復興之路更為貼切“何懼道阻且長🌩,看我漢家兒郎”📳,我們同袍一直相信並深信漢服一定會復興,並能成為中國的一張名片,能成為我們國家的國服。